近年来,我市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精致农业,茶叶、干鲜果、泉水鱼等绿色产品品牌受到市场欢迎,目前被誉为“第三代水果之王”的覆盆子又在逐步推广,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。近日,市委办公厅、市委政研室会同市农委对我市覆盆子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,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覆盆子种植已在我市悄然兴起
覆盆子是我市广泛分布的乡土树种,其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皆可入药。由于营养丰富、保健价值高,素有癌症克星、生命之果的美誉,近年来日益受到市场推崇。市委、市政府作出发展精致农业的决策部署后,各区县因地制宜,积极发展覆盆子特色种植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一是产业规模逐步形成。目前全市覆盆子种植面积4800余亩(含去冬今春新植2400亩),年产鲜青果120吨,产值1000余万元。其中1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4个,打造了黟县红光、歙县溪头、休宁鹤城、三阳竹铺等一批专业村。黄山区围绕发展林业经济,引进省级龙头企业山大士药业,规划建设覆盆子5000亩,着力打造我国规模最大的高山覆盆子基地,现已建成2300亩,推进生态种植、良种培育、精深加工、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覆盖。
二是经济效益比较明显。近年来,覆盆子价格持续走高,目前青果已由2015年的30元/斤增长到40元/斤,干果也由120元/斤增长到140元/斤(3.5斤青果烘制1斤干果)。我市覆盆子以出售青果、加工中药材为主,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亳州等地,每到时令季节,客商纷纷上门收购,销售形势十分火爆。以每亩产出青果300斤计,其亩均效益可达1.2万元,远超甘蔗、西瓜等经济作物,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。徽州区呈坎村、乌石村、容溪村结合覆盆子基地建设,发展休闲采摘等乡村旅游,进一步提升了综合效益。
三是产业扶贫可圈可点。目前全市85个贫困村中,已有6个村种植覆盆子,虽然规模不大,但带动效应已经显现。黟县红星乡红光村委会去年通过土地流转,建成了50亩覆盆子基地,明年进入盛果期后,预期收益约60万元,剔除土地流转、购苗、种植、施肥、采摘等支出,纯收益约50万元,为该村稳定脱贫提供了重要支撑(附:红光村覆盆子基地建设产出效益测算表)。歙县三阳镇竹铺村现有73户贫困户,目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依托扶贫项目种植覆盆子,今年户均增收500元,最多的增收1万元。
四是农业科研取得进展。近年来,我市“林下掌叶覆盆子复合经营技术推广示范项目”入选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,“林下掌叶覆盆子复合经营技术研究”荣获省科技成果奖,为发展覆盆子产业提供了科技支撑。黄山区、黟县主动与省农科院等机构联系,在育苗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深化研究,取得积极效果。
二、覆盆子具有产业化推广的很好前景
综合分析,我市发展覆盆子产业前景广阔、优势明显,可望成为继泉水鱼之后产业扶贫的又一靓丽名片。
一是营养价值高。《本草衍义》记载,因益肾脏、缩小便,经常服用,晚上尿盆可翻覆不用,并由此得名。覆盆子具有益肾固精、滋阴补虚、清热解毒、活血散瘀等功效。现代研究发现,覆盆子维生素含量是同等重量苹果的17倍以上,维生素E含量居各类水果之首,特别是水杨酸、鞣花酸、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含量远超同类水果。其中,水杨酸被誉为“天然阿斯匹林”,可有效预防血栓、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;鞣花酸对结肠、宫颈、乳腺和胰脏癌细胞有特殊疗效;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抗衰老物质,具有特殊保健作用;覆盆子酮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、降低体内脂肪,有助于治疗因肥胖导致的疾病。
二是市场空间大。覆盆子纯天然、无农残,具有水果、药材等多种用途。据农业部所属中国农业信息网刊载,从全球看,目前每年约需覆盆子200万吨,但产量仅40万吨,美国产量仅能满足本国消费量15%,国外大多进入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领域,相关产品已达100多类、数千品种。从国内看,覆盆子鲜果消费日益增长(上海高档超市覆盆子鲜果60元/斤),深加工市场也在加速扩展,蒙牛、伊利已推出树莓酸奶,好丽友推出树莓派,乐天推出树莓口香糖等,由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消费市场日益壮大。从我市看,随着山大士药业等龙头企业发展,对覆盆子需求量将持续增加;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,发展农事采摘等乡村旅游优势明显;通过与北京二商集团等名企合作,推动覆盆子进超市、进都市条件便利。
三是立地条件好。覆盆子主要分布在浙江、安徽、江西等地,这一带被誉为覆盆子栽植的“金三角”,常见于山坡、路边或灌木丛中。我市正位于这一“金三角”交界处,土壤、气候条件均适宜覆盆子生长。随着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,不少地方出现“抛荒”现象,发展覆盆子规模种植,有利于荒山荒地的科学利用。
四是栽培管理易。覆盆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,病虫害很少,一般不使用农药;种植技术易掌握,后续管理简单,平时仅需做好清沟沥水,对松土、锄草、施肥等诸多环节没有刚性要求,劳动力需求少;采摘方便,劳动强度小,既没有柑桔、甘蔗、西瓜等经济作物的沉重,也没有茶叶采摘的细碎耗时,老人、小孩包括稍具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均可参与,适合农村留守人群和劳动力欠缺的贫困家庭种植。
五是产出效益佳。投入小,剔除少量人工外,主要是苗木投入,以目前每株1-1.5元、每亩栽植300-400株计,所需资金450元不到;见效快,定植第二年即可结果,第三年进入盛果期,此后可丰产稳产15-20年, 相比柑桔等果树,结果早2年以上,盛果期早3年以上;收益好,定植第三年每亩可产青果250—300斤,以2017年市场价40元/斤计,亩均效益1—1.2万元;进入盛果期后,每亩可产青果500斤,亩均效益2万元。此外,覆盆子根系发达,具有极好的固土护坡作用,生态效益十分显著。
三、积极引导覆盆子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
我们认为,覆盆子产业契合市场需求,符合黄山实际,适合山区尤其是贫困村贫困户种植,建议市委、市政府重视并专题研究覆盆子产业发展问题,使之成为精致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、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、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。我们也清醒看到,农业是极易受到自然和市场影响的弱质产业,当前我市覆盆子种植总体处于零星状态,如果将其作为特色产业加以引导和推广,应从一开始高度重视风险防控、认真研究产业模式,有的放矢、精准发力,推动覆盆子产业健康发展。综合基层反映,提出以下建议:
1.针对局部市场风险问题,建议坚持科学规划、适度规模发展。目前覆盆子全球需求量缺口较大,但随着近年来价格持续走高,各地种植积极性高涨,局部市场供过于求的风险不容忽视。据了解,覆盆子作为小众药材,全国每年需求约为400吨,今年仅浙江淳安县临歧镇就生产近300吨;作为水果,其上市时间集中,常温保质期只有2-3天,一旦滞销将引发严重后果。建议制定我市覆盆子产业发展规划,加强面上引导,防止各地盲目跟风、一哄而上。当前,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,着重在85个贫困村中有序发展,一方面引导村集体或企业、大户带头种植,另一方面支持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适地种植,多渠道增加收入。
2.针对野外挖苗影响生态问题,建议加快覆盆子种苗培育工作。目前,我市大多数覆盆子苗木来自农户山间采挖,以现有种植面积计,至少已采挖8万多株。随着覆盆子规模发展,民间采挖力度可能继续加大,对山体植被的破坏也将更加明显。实际上,野生采挖苗木良莠不齐,虽然短期有利于降低购苗成本,但长远看得不偿失。建议依托山大士药业、峰源生物等龙头企业技术优势,加强良种培育,通过根蘖、分株、扦插等方式做好苗木供给;同时强化各地生态环保职责,加强宣传引导,防止大规模采挖。
3.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,建议超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前瞻性研究。调研发现,野生覆盆子一般无病虫害,少量种植也不需要施药,但较大规模种植后,其从“山上”走向“山下”,从“生地”走向“熟地”,容易受到山下熟地原有病菌的影响,病虫害发生率增大。比如我市徽菊、香椿,在规模种植前几乎无病虫害,但形成产业化以后不仅持续发生,甚至愈演愈烈。建议市农委牵头,学习借鉴外地做法,加强前瞻性研究,提前应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,把规模种植风险降到最低,保持覆盆子的绿色生态本色。
4.针对倒春寒问题,建议探索开展覆盆子农业保险并加强技术防范。覆盆子花期正值清明前后,而且比茶叶更脆弱,一旦遭受倒春寒低温冻害,很可能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。作为江西德兴覆盆子龙头企业的天海药业在创业初期,就曾遭遇低温冰冻灾害,造成严重经济损失。建议加强与有关部门对接,探索开展覆盆子农业保险,同时组织技术人员,积极落实烟雾防寒等措施,保证种植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收益。
5.针对种植业态单一问题,建议在推进产业融合、提升覆盆子综合效益上下功夫。淳安县临岐镇发展覆盆子采摘游,吸引杭州、上海等大批市民,不仅实现了就地销售,而且搞活了地方经济。我市覆盆子以出售青果为主,产业链条不长,效益提升空间很大。建议在有序发展种植基础上,着力向两个方面拓展:一是发展精深加工,通过引入龙头企业,开发覆盆子饮品、食品和药品,尤其是抓住与北京二商集团、北京同仁堂合作机遇,在覆盆子加工上取得突破;二是发展采摘旅游,借鉴歙县三潭等模式,面向周末、周边“双周”市场,大力发展以休闲采摘为特色的乡村旅游,全面提高附加值。
6.针对销售渠道问题,建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。从农业发展看,“种出来”不是问题,“卖出去”才是关键,“卖难”始终是悬在农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调研发现,我市覆盆子多为客商上门收购,农民包括乡村干部对销售方向知之甚少,一旦市场波动就可能坐困愁城。以近年香榧市场为例,在价格680元/斤时,客商上门抢购;在价格回落至70元/斤时,几乎无人问津。目前,黄山区、黟县等地已与亳州有关企业建立订单农业,效果比较好。建议深化对覆盆子市场研究,加强与省内外龙头企业的联系,着力发展订单农业,同时积极推进农超对接,不断提高覆盆子水果市场占有率。
7.针对保障种植户尤其是贫困户利益问题,建议研究构建村集体持续增收、贫困户定期分红的长效机制。黟县红光村发展覆盆子脱贫增收的案例启示我们,应建立政府扶持、村级主导、群众参与的合作社,既有利于防范风险,又有利于统一种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销售、统一打造业态。现在惠农政策尤其是扶贫政策密集,建议加强涉农资金整合,用足用好金融小额贷款等,帮助贫困村解决种植初期的土地流转、苗木采购等资金难题,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、参与劳务等实现稳定收益。鉴于村级人少事杂,可将发展覆盆子产业作为扶贫工作队重要职责,增派农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,为产业扶贫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。
8.针对覆盆子产业刚刚起步的问题,建议从市级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。建议市委、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,参照发展山泉流水养鱼的模式,从市级层面加强统筹规划、政策支持和指导推进,借鉴浙江淳安、江西德兴等地经验做法,推动覆盆子产业健康发展,让小小覆盆子真正成为造福贫困群众的金果子,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产业扶贫的新风景。